鲁光 官方网站

+收藏:http://luguang.orgcc.com
 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艺术资讯 正文内容
十五、印度半月
2013-07-17    浏览(343)    作者:鲁光    来源:鲁光 官方网站

1982年11月,我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秘书,去印度新德里参加第9届亚洲运动会。

印度是一个古老的国家。新建的古堡式亚运村,深灰颜色,显得沉稳古朴。据说,运动会结束之后,这些楼宇就作为商品房出售。

从机场去亚运村,沿途是矮层的楼房,墙上爬满了红色的鲜花,成片成片的,很灿烂,很壮观,自然也很美丽。马路沿都用白漆刷过,显得干净整洁。印象中,新德里既古老又现代,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城市。

街上时不时可以见到水牛在漫步,三五成群,旁若无人地走着。人见它们要躲避,车见它们要让路。它们走到谁家,谁家就会喂养。当地人说,在印度,牛是一种图腾,被视为“神”,故满街行走的牛被称为“神牛”。这个奇观,只有印度有,别的国度尚没有见过。

开幕式在下午3点。2点40分了,我们代表团驻地还没有电视。我们都有些着急了,说是转播开幕式的,没有电视怎么直播呀!差15分3点时,印度工人送电视来了。3点钟打开电视,正在播放开幕式盛况。

后来才知道,印度限制电器产品进口,亚运会所用的电视全部是国产的。印度人的开发产品的自主意识,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

记者们比较自由,去游览了名胜古迹泰姬陵。作为代表团秘书,我不敢擅自离开岗位。我只外出了一次,陪一位藏族田径队员去会见1958年外逃的父母。这是代表团领导交给我的任务。

藏族队员说:“他们肯定混得很惨,贫困潦倒。”

待见到面时,情况与他想象的完全不同。

会见是在我国驻印度使馆进行的。藏族队员的父母和亲戚们穿着讲究,看来生活并不像队员想象的那么差。

他们说了那年出逃的情况。风传共产党要杀藏民们的头,一煽动,他们就成群结队出逃。许多人死在路上,逃到印度的人也很苦。起先,他们修路,当苦力。过了一些年,因为勤劳有了一些积蓄,他们开餐馆做买卖。这个藏族队员的亲属就是开餐馆的。

见了我们,他们说:“现在,我们知道当年自己是上当受骗了。”他们后悔不应外逃,成了被人唾弃的“叛匪”。看到儿子长大成人,而且代表祖国到印度参加亚运会,他们感到自豪。

他们拿出厚厚的几叠钱送给藏族队员。藏族队员不敢接。他看看我,不知所措。

“收一点吧!”我说。

他收了一些。我陪他去新德里市场。他买了衣服、鞋之类的日常用品,把所收下的钱差不多花光。因为留着印度币,回国内也无甚用途。我观赏了商店里的印度铜器,各色各样的铜盘、铜像、铜孔雀,直看得人眼花缭乱。还有那些披挂在印度妇女头上、身上的纱丽更是美不胜收。我用随身带去的一点零用钱选购了一个精巧的小铜锣。这个铜锣,配有木制的锤子。一敲一声响,沉长悦耳。如果我有钱会买更多的民间艺术品,但手头只有那么一点零花钱,买下一件就心满意足了。

藏族队员非要送我一些钱,我婉言谢绝了。一分一毫,我也不能接受。这是我为人的原则。
我还想逛德里的艺术品市场,哪怕是民间日用品市场。这大概就是出于我对艺术的钟爱之故。但杂事繁忙,再也无此机会了。

11月15日,是印度的传统节日——灯节。

千万盏红灯点亮之后,德里变成了一个美不胜收的神奇的不夜城。

陪同我们的印度姑娘孟小姐,诚邀我去她家过灯节。

“到家里,才能感受印度灯节的气氛。你是作家,机会难得,我们去我家吧!”孟小姐的邀请是真诚的。

但我不敢。如果我的身份是记者,我一定会随她回家的。是“官员”,就得坚守岗位。擅自跑到一位印度小姐家去,万一团里有事找我,那可不好交待。

“我们就在亚运村边上观赏吧!”我只好这么说。

她埋怨我,但还是随和地陪我沿着亚运村周边看灯。一边看,一边跟我讲灯节的传说故事。

这位孟小姐,还有一位白小姐,都是北京大学的留学生。她们是作为志愿人员接待我们的。

我们头一回相识,是在开往赛场的车子上。

坐在边上的孟小姐碰碰我,叫了一声:“鲁光先生,你好!”我惊了一下,我在代表团名单中叫徐世成。这个有姓名的小牌牌,就挂在我的胸前。

我故作不明白,问:“你叫谁呀?”

她笑道:“你就是著名作家鲁光先生,《中国姑娘》是你写的报告文学。装什么蒜呀!代表团谁不叫你鲁光呀!”

我指指胸牌,其意是我叫“徐世成”。

“我们刚从中国留学回来,欢庆中国女排夺冠时,我们在北大呢!我们读过你的《中国姑娘》。”

还有什么可隐瞒的呢!我老老实实地承认了自己的身份。

“我们的北京话讲得好,允许我陪你,好吗?”孟小姐说。

我自然高兴,对我这个既不懂英文,又不会印度话,而又极想了解印度的人来说,真是天赐良机。

有一天,我想去看中国女排决赛,问孟小姐:“你想去看吗?”

她高兴地说:“太好了,我跟你去。在北京为中国女排欢呼了半天,我连中国女排都没有见过呢!”

到中午12点,比赛还未结束。按理说,应吃中午饭了。我口袋空空,无法为孟小姐买饭,只好调侃道:“孟小姐,我的午饭在亚运村,你呢?”

她笑笑说:“不饿!”

我说:“如果你妈妈知道你饿着肚子在看球,会很心疼的。”

她稍带调皮地看着我说:“何止妈妈呢!还有我的未婚夫呀!”

我有些过意不去,说:“天天陪我们,耽误你们相聚了。”

“他在外地,不过,我们不像你们中国有户口限制。他随时都可以来新德里的。陪你们才半个月,以后我们在一起的日子长着呢!”孟小姐很真诚地说。

说起婚姻,她说:“我家里尽是从中国带回来的摆设品,就缺一幅中国字画。鲁先生,你能不能送我一幅中国书画作品呢?”顿了顿,她又补充道,“当然,是你自己的作品。”

没有中国的毛笔和宣纸,怎么写怎么画呢?孟小姐跑遍了新德里也未弄到。最后,我找来一张大餐巾纸,用粗水笔写下了一句话,“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,比喜马拉雅山高。”

她很高兴,说是结婚时中国货齐了。

临别时,我与孟、白两位小姐在亚运村里合影留念。代表团的人嫉妒,说:“鲁光太胖,不如跟我们照。”

孟小姐不无幽默地瞧瞧我,说:“印度有句俗语,胖人福气大。我们就愿意跟鲁光先生照相。”

我们都快上车去飞机场了,亚运村村长急急忙忙跑来说,印度总理甘地夫人派她的儿子拉吉夫·甘地和媳妇、孙子来给中国朋友送行。在印期间,我见过一回甘地夫人。我们正在餐厅晚餐,她来了。在亚运村门口,换乘亚运村专用车,总理也不例外。她端个盘子,自己挑了几样菜,坐到我们中间共进晚餐。今天又派儿子来送行,表示对中国的友好情谊。

广播里说,亚运村里的陶器茶具可以带走作纪念。我选了一把茶壶、两只茶缸留念。几件陶器上都画有可爱的小象。将来见到它们,就会回忆起那些难忘的日子。

车到亚运村口,孟、白两位小姐穿着印度服装,来为我们送行。多彩的半透明的纱丽,包裹着她们的脸,披搭在她们的肩上,飘飘逸逸而来,简直像两个美丽的仙姑。白小姐送给我两本书:《甘地传》和《泰戈尔传》。孟小姐送了一只开屏的铜孔雀。我匆匆忙忙地为她们俩照了一张合影。

那些年,罗达成在《文汇月刊》当编辑,老找我约稿。我将在新德里与两位印度姑娘的相遇写了一篇散文,题目就是《两位印度姑娘》。刊登时配发了我为她们拍摄的那幅合影照片。

在印度举行的第9届亚运会,中国的金牌总数第一次超过日本队,61比57。新德里上空每天都有五星红旗升起,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声回响。作为中华儿女,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。特别是发生中印战争之后,两国是相当隔阂、陌生的。这面面五星红旗,这曲曲国歌,是中国的强音,使印度人对中国有了一个良好的新印象。

标签:印度半月,鲁光
分享:
发表给力评论,说两句!  共有 0 条评论